会员登录用户名: 密码: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聚焦 > 全文
 
从我国节能建筑现状看建筑外保温行业市场前景
[ 发布日期:2013/11/18 10:34:10 ] 浏览人数: 809

2013年9月13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15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达到4.5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新的支柱产业,我国建筑外保温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事实上,我省绿色建筑行动已经展开。部分建筑已按照绿色建筑标准建设,目前,全省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志的项目共49个,其中已完工项目30个。自2014年1月1日起,政府投资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等建筑,石家庄市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在农村地区,我省将开展绿色农房建设。2014年上半年,按照村镇绿色生态发展要求,编制农村住宅绿色建设和改造推广图集、村镇绿色建筑技术指南,指导绿色农房建设。大力推广太阳能热利用、围护结构保温隔热等农房节能技术。

前瞻产业研究院《2013-2017年中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我国建筑节能的三大现状:

一、我国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1/3

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27.45%,逐渐接近三成。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如此大的比重,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二、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加剧能源危机

直到2002年末,我国节能建筑面积只有2.3亿平方米。我国已建房屋有400亿平方米以上属于高耗能外保温建筑,总量庞大,潜伏巨大能源危机。正如住建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仅到2000年末,我国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共计3.76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而建筑用能的增加对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已经达到了25%。因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单北方采暖地区每年就多耗标准煤1800万吨,直接经济损失达70亿元,多排二氧化碳52万吨。如此状况继续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耗能将达到1089亿吨标准;到2020年,空调夏季高峰负荷将相当于10个三峡电站满负荷能力,这将会是一个十分惊人的数量。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我国处于建设鼎旺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97%以上是高能耗建筑。以如此建设增速,预计到2020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因此,如果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

三、我国建筑节能状况落后,亟待改善

在70年代能源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致力于研究与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而我国却忽视了这一方面的问题。时至今日,我国建筑节能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举例说明,国内绝大多数采暖地区围护结构的热功能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差许多。外墙的传热系数是其3.5至4.5倍,外窗为2至3倍,屋面为3至6倍,门窗(门窗装修效果图)的空气渗透为3至6倍。欧洲国家住宅的实际年采暖能耗已普遍达到每平方米6升油,大约相当于每平方米8.57公斤标准煤,而在我国,达到节能50%的建筑,它的采暖耗能每平方米也要达到12.5公斤,约为欧洲国家的1.5倍。例如与北京气候条件大体上接近的德国,1984年以前建筑采暖能耗标准和北京目前水平差不多,每平方米每年消耗24.6至30.8公斤标准煤,但到了2001年,德国的这一数字却降低至每平方米3.7至8.6公斤标准煤,其建筑能耗降低至原有的1/3左右,而北京却一直是22.45。

我国建筑用能浪费极其严重,而且建筑能耗增长的速度远远超过中国能源生产可能增长的速度,如果听任这种高耗能建筑持续发展下去,国家的能源生产势必难以长期支撑此种浪费型需求,从而不得不被迫组织大规模的旧房节能改造,这将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在建筑中积极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就能够大大缓解国家能源紧缺状况,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因此,建筑节能是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国家节能规划目标、减排温室气体的重要措施,符合全球发展趋势。

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外保温建筑行业研究小组数据显示,我国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行业市场规模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元,2006年达到238.5亿元,2011年超过650亿元,我国智能化建筑市场增长十迅速,而且随着国务院新出台的《意见》,大力扶持节能环保产业,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将迎来发展黄金期。

北方农村建筑节能改造见成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部署,2012年,科技部通过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启动了北方农村住宅多能互补节能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项目基于我国农村住宅的现状,针对新农村建设如何解决农村民宅冬季采暖和夏季散热、有效改善农户住宿环境问题而提出。

项目启动实施以来,围绕低碳农村住宅结构及能量转换技术、农村住宅蓄能系统集成及通风换气技术、生物质与太阳能互补的农村住宅节能技术,初步构建了我国北方农村住宅多能互补节能技术体系和框架。在围护结构方面,项目采用中间灌注钢筋混凝土的双保温空心苯板模块作为墙体材料,其热阻是黏土红砖墙的5.5倍,相当于2.0m的红砖墙厚度。在能量来源方面,项目初步完成了风光能源转化与储能及利用研究,并于2013年申报了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在农村住宅多能互补集成方面,初步达到了农村住宅环境最低温度在≦25℃时,室内平均温度≧14℃和夏季炎热季节保持地下冷气循环使室内温度下降2℃4℃的设计目标。目前,该项目的相关技术已先后在辽宁省、四川省、黑龙江省等地推广应用。

中美建筑节能合作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8月22日上午,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建筑节能合作工作会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低碳馆召开。住建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科技部国际合作司有关负责人及美国能源部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美方主任RobertMarley等人士参加了会议。据悉,目前,世界上掌握新型外墙外保温技术的国家只有德国和中国,新型外墙外保温技术对于提高我国建筑的绿色高科技水平意义重大。

9月3日消息,绿色的含义早已不再是形容颜色的名词,更引申成为和平、生命、自然、希望的代名词。不管是绿色和平组织、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文学、绿色活动等,皆是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相信你也可能听说过这些名词,但整日穿梭于城市的你可能并不知道,绿色建筑也与我们息息相关。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绿色建筑的研究已成为了国际关注的建筑议题及必然趋势,欧美、日本等地区和国家纷纷提出了绿色建筑、可持续建筑、生态建筑等概念。至2006年,全球绿色建筑评估系统

已近20个,主要有英国建筑研究组织环境评价法(BREEAM)、美国能源与环境设计先锋(LEED)、加拿大等国的GBTOOL和日本的CASBEE等。从20世纪90年代起,绿色建筑概念引入了中国,为了推进绿色建筑的发展,相关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办法和规范文件,2006年6月1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开始实施,该标准是为贯彻落实完善资源节约标准要求、总结近年来我国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借鉴国际先进经验而制定的第1部绿色建筑综合评价标准。另一方面,LEED是国际上较成熟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之一,中国大陆从2005年开始有项目通过该体系的认证。

然而,中国大陆的绿色建筑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政府推动和社会各界的参与下,绿色建筑的评审有全国普及化的趋势,通过认证的绿色建筑项目逐年增多,处于由浅绿深绿的发展阶段。

绿色建筑将快速普及住建部最新公布的《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中,我们也可以窥见国家对绿色环保外保温建筑的重视。《规划》指出,截止2015年,国内将有100个绿色生态城区、政府投资项目、直辖市东部沿海地区50%的新房地产项目、北方采暖地区旧有项目改造等等,都将开始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对于城市管理者、地产开发商、建筑设计行业从业者来说,无疑是一次机遇也是一次挑战。那么,在这种绿色大趋势之下,如何选择将成为行业重要课题之一。

我国智能建筑行业高速发展阶段特征研究分析我国智能建筑行业市场在2005年首次突破200亿元之后,也以每年20%以上的增长态势发展,2012年市场规模达到861亿元。智能建筑最近几年在我国发展很快。许多公共设施,高层建筑,甚至住宅小区都要求智能化,智能建筑热就要到来或已经到来,在以新型城镇化、智慧城市为代表的城市转型升级运动中,智能技术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带动整个行业进入黄金发展期。

本文由中国腻子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www.nzcn.cn

 

评论区
 
匿名发表  用户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